测试---用例(2)

    科技2022-08-04  134

    1.正交法 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方法 定义: 根据正交性选择输入的最优组合进行测试 分析测试结果以分析整个试验的结果. 基于正交表的快速 高效率 经济的试验

    EG:注册 姓名 邮箱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密码(必填写 只考虑填写/不填写) 因素: 变量 水平: 一个变量的取值 因素数: 变量的个数 正交表列的个数© 水平数: 一个变量的取值个数 (T) 正交表: L=N(CT) N:正交表的行数=(水平数-1)*因素数+1 [必须变量的水平数相等的情况才可使用]

    正交表的性质: 1)每一列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多 2)任何两列各有序对数出现的次数一样多 画正交表:

    如何根据正交表设计测试用例? 1)找出因素数 水平数 因素 水平 2)根据因素数和水平数选取合适的正交表 3)根据正交表的性质填写正交表 4)根据完成的正交表设计测试用例 每一行是一个测试用例 5)补充认为可能的测试用例

    正交表的行数是奇数怎么整? 在网上查表 有专门的表的设计方法 其他: 举个栗子: 2.场景设计法 银行卡ATM取款流程: 插卡–密码输入成功–输入金额>银行卡余额–出钞–取款–退卡 基本流程: 插入银行卡 输入密码 输入要取得金额但必须小于银行卡余额 出钞 取款 退卡 备选流程: 1)插卡失败(卡芯片损坏) 插错银行的卡 2)连续3次密码输入错误 吞卡 3)前两次密码输入成功 最后一次密码输入正确取款退卡 4)卡未激活 5)输入金额>银行卡余额 再次输入<银行卡余额时 6)ATM机余额不足 7)操作时间太长ATM机吞卡 8)网络异常 9)身份证信息过期 10)输入金额<银行卡余额 但是<100 不是100的整数 11)超过5w 12)信用问题

    3.错误猜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找出程序中你认为可能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经验可能来自于在对某项业务的 测试较多,也可以来自于售后用户的反馈意见,或者从故障管理库中整理bug。梳理出产品以往哪些地方容易出现 问题,问题越多的地方,潜在的bug也就越多。

    EG:以注册为例 1)、校验中特殊字符空格的处理? 2)、密码校验中的大小写? 3)、姓名中的特殊字符? 4)、密码发送是否明文?

    4.测试用例粒度:指测试用例编写的详细程度

    Processed: 0.031,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