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科技2022-08-06  104

    操作系统作业2 思考题

    (1)系统是怎样创建进程的? linux 系统创建进程都是用 fork() 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由 fork() 系统调用创建的新进程被称为子进程。该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如果 fork()进程调用成功,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新子进程的进程号。 (2)当首次调用新创建进程时,其入口在哪里? fork系统调用创建的子进程继承了原进程的context,也就是说fork调用成功后,子进程与父进程并发执行相同的代码。但由于子进程也继承了父进程的程序指针,所以子进程是从fork()后的语句开始执行(也就是新进程调用的入口)。另外fork在子进程和父进程中的返回值是不同的。在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的PID,而在子进程中返回0。所以可以在程序中检查PID的值,使父进程和子进程执行不同的分支。 (3)程序的多次运行结果为什么不同?如何控制实验结果的随机性? 多个进程的并发执行,每个进程都有先获取cpu的可能性,故而哪一个进程先执行是随机的。可以通过等待,睡眠的等操作来实现多个进程的同步。 (1)可执行文件加载时进行了哪些处理? 进程用exec( )装入命令ls ,exec( )后,子进程的代码被ls的代码取代,这时子进程的PC指向ls的第1条语句,开始执行ls的命令代码 (2)什么是进程同步?wait( )是如何实现进程同步的? 进程同步是指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进行协调,以使并发执行的主进程之间有效地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在现行。 首先,程序在调用fork()机那里了一个子进程后,马上调用wait(),使父进程在子进程调用之前一直处于睡眠状态,这样就使子进程先运行,子进程运行exec()装入命令后,然后调用wait(0),使子进程和父进程并发执行,实现进程同步。 (3)wait( )和exit()是如何控制实验结果的随机性的? 可以看出在使用了exec()函数后程序使用了ls的命令,列出/bin/目录下的文件信息,执行完execl()函数后,子进程调用exit()函数,退出当前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wait()函数后,父进程永远将在其他的子进程完成之后才执行,所以在输出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后输出的将是父进程的信息,这样进而可以控制实验结果的随机性。

    Processed: 0.009,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