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努力学习笔记(第九课)

    科技2022-08-10  110

    Python小白学习

    Python学习第九课1. 函数的返回值1.1 不写return语句和只写有一个return的时候,返回值是Nnoe1.2 函数内嵌套的return1.3 在函数体中,return后面的代码语句不在执行。 2. ⽂档字符串3. 函数的作⽤域4. 命名空间5. 递归函数

    Python学习第九课

    1. 函数的返回值

    1.1 不写return语句和只写有一个return的时候,返回值是Nnoe

    def hax(*args): # print("haha",*args) def hmm1(): print(123) # return ["是不是",2,3] # return hmm1 if __name__ == '__main__': r = hax() print(r)

    1.2 函数内嵌套的return

    def hax(*args): # print("haha",*args) def hmm1(): print(123) return ["是不是",2,3] return hmm1 if __name__ == '__main__': r = hax() print(r)

    要拿到函数内嵌套的返回值直接写 print®肯定是拿不到的,因为返回的是hmm1(据说是这个函数在内存中的地址之类的东西,如果说错了大佬不要喷我😁),所以需要改下,写成:print(r())

    1.3 在函数体中,return后面的代码语句不在执行。

    2. ⽂档字符串

    help()是Python中内置函数,通过help()函数可以查询Python中函数的⽤法 在定义函数时,可以在函数内部编写⽂档字符串,⽂档字符串就是对函数的 说明 查看函数的用法:

    help() help(print)

    框起来的就是print这个函数的用法说明,(我的英文不好,就不解释了)

    CTRL+鼠标左键(pycharm是这么看的) 在定义函数时,可以在函数内部编写⽂档字符串,⽂档字符串就是对函数的 说明

    3. 函数的作⽤域

    作⽤域(scope)

    作⽤域指的是变量⽣效的区域 这里的蓝框是证明我确实没有写其他的代码 变量c是函数内部的一个变量,生效区域在函数中,函数外因为没有定义,所以报错

    在Python中⼀共有两种作⽤域

    全局作⽤域 全局作⽤域在程序执⾏时创建,在程序执⾏结束时销毁所有函数以外的区域都是全局作⽤域在全局作⽤域中定义的变量,都是全局变量,全局变量可以在程序的任意位置进⾏访问 函数作⽤域 函数作⽤域在函数调⽤时创建,在调⽤结束时销毁函数每调⽤⼀次就会产⽣⼀个新的函数作⽤域在函数作⽤域中定义的变量,都是局部变量,它只能在函数内部被访问

    4. 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实际上就是⼀个字典,是⼀个专⻔⽤来存储变量的字典locals()⽤来获取当前作⽤域的命名空间如果在全局作⽤域中调⽤locals()则获取全局命名空间,如果在函数作⽤域中 调⽤locals()则获取函数命名空间返回值是⼀个字典 了解下就好,实际工作中没啥用的或用的很少(指不定哪个大神就用着玩意儿呢)

    5. 递归函数

    递归是解决问题的⼀种⽅式,它的整体思想,是将⼀个⼤问题分解为⼀个个 的⼩问题,直到问题⽆法分解时,在去解决问题递归式函数有2个条件 基线条件 问题可以被分解为最⼩问题,当满⾜基线条件时,递归就不 执⾏了递归条件 可以将问题继续分解的条件 def fn(n): # 目的:定义函数fn()就是要做计算n的阶乘 # 基线条件(跳出条件) if n == 1: return 1 # 递归条件 return n * fn(n-1) if __name__ == '__main__': r = fn(10) print(r)
    Processed: 0.016,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