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最重要的部分是浏览器的内核,浏览器内核是浏览器的核心,也称之为"渲染引擎",用来解释网页语法并渲染到页面上,浏览器内核决定了浏览器该如何显示网页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的语法解释也不同,因此网页开发者需要在不同的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渲染效果.
浏览器内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 渲染引擎
(2) JS引擎
内核负责取得网页的内容(HTML,XML,图像等等),整理讯息(比如j加入CSS),以及计算网页的显示方式,然后输出到显示器或打印机.
浏览器内核的不同对于网页的语法解释也会有不同,所以渲染效果也不相同.所有网页浏览器,电子邮箱客户端,以及其它需要编辑,显示网络内容的应用程序都需要内核.JS引擎则是解析JavaScript语言,执行JavaScript语言来实现网页的动态效果.
最开始渲染引擎和jS引擎并没有区分的很明确,后来JS引擎越来越独立,内核就倾向于只指渲染引擎.
内核种类很多,但常见的浏览器内核有四种:Trident,Gecko,Blink,Webkit
IE的内核,也就是国内双核浏览器的内核之一,此内核只能用于windows平台,且不是开源的.Trident内核一直延续到IE11,IE11的后继者Edge采用了新的内核EdgeHTML
开源内核,后来被FireFox采用,最大的优势是跨平台,在Windows,Linux,MacOs等主要操作系统中使用
开源内核,Webkit最先使用的其实是Safari,苹果的浏览器,后来Chrome将WebKit内核推向高潮,曾经的Chrome用的就是WebKit
PS:WebKit其实包括是渲染引擎WebCore(前身是KHTML),以及JS引擎JSCore
Safari浏览器内核:WebKit内核 KHTML=>WebKit(WebCore+JSCore)=>WebKit2
开源内核,Chromium 其实是WebKit的一个分支,代码可读性,和编译速度得到提升,并且谷歌专门研发的自己的JS-V8引擎,极大的提高了JS的运算速度
Blink其实是WebKit的分支,如同WebKit是KHTML的分支.
Blink内核是有Google和Opera Software共同研发,目前Chrome内核是Blink
Chromium内核=>WebKit内核=>Blink内核
Presto是Opera Software(欧朋软件)开发的浏览器引擎,它是世界上公认最快的渲染速度的引擎.后来Opera放弃了Presto加入谷歌的阵营,采用Chromium,之后也采用Blink
IE是微软旗下浏览器,是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多的浏览器
Opera是挪威欧朋软件公司旗下的浏览器.Opera之前使用的是Presto内核,后来使用Blink内核
Safari是苹果公司的浏览器,最早使用webkit内核的浏览器,也是现在苹果默认的浏览器
Firefox是Mozilla公司旗下的浏览器,Firefox采用Gecko作为内核
Chrome是Google旗下的浏览器,最开始采用的是Webkit作为浏览器内核,后来采用Webkit的分支Blink作为内核
一般使用Trident内核的,需要添加这个前缀,比如IE浏览器,或者使用IE内核的
典型代表是火狐浏览器(Mozilla),使用Gecko内核的,也就是Firefox内核
早期的时候,使用Opera浏览器的,现在不需要了
典型的2个浏览器,Safari和谷歌浏览器等使用Webkit作为内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