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序言

    科技2023-09-12  76

    前言

    本人使用Linux版本最在大学时候,大约是08年,那时老师教装虚拟机或双系统来安一个RedHat。

    学过操作系统课程以及C语言基础,进入系统后,感觉上是很亲切。要做的事情限于课程:各种命令使用、网络配置、C编码等。

    不同于XP(那时Vista版本很失败,WIN7还没出,XP绝对主流)上的办公+娱乐,在RedHat上进行的实验很干练可控,加之对Linux发展的了解,又有几分致敬之感。

     

    毕业工作后从事嵌入式开发行业,开发均基于交叉编译,使用的是SUSE10.3(后升级为11.3)版本,一条绿色的小蜥蜴伴我多年(后面也尝试了42的stable版本,限于工作使用,感觉变化不大),可选择KDE或GNOME的桌面,镜像源中就带了很全的开发环境,用这很顺手,采用级别3启动(命令行+网络),编译速度也很溜,当时电脑也不过才2G内存。

    这期间主要是使用虚拟机来进行,进行编译,或做一些测试,尤其是在测试Vlan和抓包分析,Linux系统得心应手。后面自己尝试使用Fedora 14 以及Ubuntu14.04,选择了桌面化好以及用户使用量大的Ubuntu做为第二系统,16.04、18.04发布时,第一时间进行尝试,并将尝试将办公等操作向上迁移。

    最近一年,工作变动,又转向使用了CentOS7(最近双升级为CentOS8了),这个没啥好说得,搭建好环境后,就关闭了图形界面,再也没进去过。

    了解到Deepin比较早,但使用是在17年左右,同事使用了这个版本作为开发和办公环境,我当时还倾向使用Ubuntu,仅简单安装使用了。

    19年底,由于美国贸易战以及系统技术封锁,再次关注到Deepin,此时的Deepin较2年前,发展迅速,应用商店丰富起来,官网上的更新记录以及与各软件公司的合作,体现出这个发行版本的成长。尤其在20年初,UOS的出现,对于Deepin的长期发展,更是关键。

    无论怎样区分,UOS从技术上就是从Deepin切换而来。Deepin的发展,缺少稳定的收入,靠社区雷大雨小,那是不行的,情怀不能当饭吃。而UOS在各种环境因素下,与国内芯片、软件公司联合推出,面向政企的商业版本,这才是金主。不少人从技术角度吐槽UOS,但从用户层面,它面向的是政企中的人,满足办公需求、稳定运行,可定制化,服务到位,那就是成功的;它明显不是给所有人用的,尤其是开发人员(通常从技术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展,本人也是这样),这点保证了它需求的有限性。

    Linux的发行版本,相比Windows的软件生态,要走的路还很远。Deepin的发行版本更是,Linux Kernel版本可以在脱离用户的基础上,单独向前发展、演进,但Linux发行版本不行,因为它是面向用户的。Deepin从用户习惯上,很适合国内的用户操作系统,简单的应用商店、输入法、影音等,虽然我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某些软件性能上,还较Win10有差距,但路得一步一步走,希望Deepin走得越来越过,越来越稳。

    Processed: 0.011,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