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建模经历

    科技2023-10-30  128

    我的数学建模经历

    文章目录

    组队与分工学习选题文献检索实战感受

    组队与分工

    数学建模竞是三个人的活动,参加竞赛首要是组队,而怎么样组队是有讲究的。此外还需要分工等等。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特别需要数学和计算机的能力,所在组队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队中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其次,由于论文是数学建模竞赛的最终形式,所以一定要有写作表达能力非常突出的队友,最后一定要对论文的进行美化工作,让评阅老师觉得赏心悦目,这就需要由熟悉办公软件或对专业论文排版软件(如:Latex)的同学来处理。 其中一位大佬队友负责论文(国赛论文查重率0%),另一位大佬队友一个负责对论文的美化,而我主要负责建模和编程,最后我们三个人一起来检查论文。

    学习

    首先简单学习了基本的数学建模知识,如:微积分模型,线性代数模型,概率论模型,然后把主要经历放在那些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上,比如比较重要的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拟退火法、粒子群算法等,但是在看得时候我发现,在短时间内要完全弄懂这些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生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研究这些东西,所以除了大神,估计很少有人可以在两周之内把它们学会。

    选题

    选题我们没有过分纠结。19年本科组的c题是“机场出租车问题”,要求同学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行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出租车油费与当地的出租车票价,排队论模型,经过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一个公出租车司机决策的模型。我们运用了S型函数来拟合人的心理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季节因素对行人选择的影响,全网搜集数据,最终解决了问题。并在后期运用元胞自动机仿真,直观的反映出了停车泊位对出租等待拉客的时间。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数学建模竞赛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献检索主要方式: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因为数学建模比赛一般都是老东西新面孔。所以查数据库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并且查学位论文是尤其推荐的,要知道查找学位论文是最高效率得到信息的途径。虽然学位论文很长,很吓人,没有七八十页也有个一百多页,其实看多了学位论文就知道我们真正需要用的东西页可能就那么个十多页或二十页。

    实战

    建议不要熬夜,我听过很多励志的故事,什么熬夜学习,三天不眠不休,但是数学建模是一项很费脑子的活动,若是不休息,虽然你觉得还可以多看看文献,想想思路,但其实那时你脑子已经不接受新鲜事物了,有好多知识你读了也就读了,没过脑子,因为大脑已经在潜意识了不接受了,所以要注;重劳逸结合,毕竟身体第一-效率最重要 。

    感受

    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我一珍贵的回忆。它除了在培训中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扩宽外,我感到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使我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总结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使我体会到了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数学建模竞赛以“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为宗旨。数学建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队友间密切配合。要达到这点,参赛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发挥所长,肯于接纳队友的观点与意见。二、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数学建模竞赛可以锻炼思维,培养语言表达,无论是在培训期间还是在竞赛的那三天,大脑真正的进行了思考,一种不同与以往的思考,一种没有框架的思考,一种真正自由意义上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使自己看问题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 三、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扩宽。数学建模教会了我们用数学的知识认识一切,使得我们对问题的审视角度多了一层变化。在建模培训的那段时间使我的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扩宽,将所学的数学和其他方面的知识活用到经济,管理,工程,生物等各个领域,感受到从来没有体会到的成就感。当然数模使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她培养了我们的综合素质,比如计算机应用能力,检索文献能力,学习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在和队友一起奋斗的过程中,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认为数学建模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已经超越了竞赛本身的界限,我想那段时间的回忆都将会伴我一生,总之,如果你想体验三天三夜紧张刺激的挑战,想与队友建立亲密战友情的话,就到工大数学建模群里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吧!最后感谢各位工大数学建模领队在培训期间的辛苦付出,祝愿工大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再创佳绩。

    Processed: 0.010,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