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嵌入式面试题总结——嵌入式基础

    科技2023-12-15  133

    基础部分

    ——RAM和ROM的区别?

              RAM:简称随机存储器,掉电后数据会丢失,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写,读写速度快;

              ROM:简称只读存储器,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但数据不能随意更新。

    ——什么是IO的上拉和下拉,什么情况使用?

              上拉:将不确定的信号固定在高电平,电阻同时其限流作用;

              下拉:将不确定的信号固定在低电平;

               对于一个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该输入端悬空,芯片上电后,该输入端的电平不确定,则输出也存在不确定性,这样可能会对电路功能会产生影响。这时在输入端加一个电阻接到电源,把输入端的不确定状态固定到高(低)电平,使得输出状态为确定态,满足功能要求。一般上拉电阻阻值比较大,当加信号时也不影响正常的输入功能。

    ——单片机最小系统中晶振是用来做什么的?

              晶振全称为晶体振荡器,起作用在于产生原始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越快。

    ——看门狗的原理是什么?看门狗触发时会发生什么?

              看门狗简介:看门狗本质是一个定时器电路,一般有一个输入叫“喂狗”,一个输出连接到MCU的复位端。在MCU正常工作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输出一个信号到喂狗端,给看门狗电路清零,如果在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喂狗,WDT定时超时,就会回给一个复位信号到达MCU,使MCU复位,防止MCU死机。

              看门狗的工作原理:在整个系统运行以后就启动了看门狗的计数器,此时看门狗就开始自动计时,如果到达了一定的时间还不去给它清零,看门狗计数器就会溢出从而引起看门狗中断,造成系统的复位。

              看门狗的作用:防止程序发生死循环,或者说程序跑飞。它可以用在接收和发送数据时对接受和发送超时的处理,起到保护数据,保护电路的作用。

    ——单片机的中断向量表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到中断向量表?

              中断向量: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

              中断向量表:把系统中所有的中断类型码及其对应的中断向量按一定的规律存放在一个区域内,这个存储区域就叫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表就是一张表,表里的每一项是个指针,指针里存放着中断函数的地址。当发生相应的中断时,就会从表中根据中断向量号查找到相关函数的地址,从而跳转过去执行中断函数。

    ——UART,IIC,SPI分别有几根线?作用又是什么?

              UART:

                        1、RX:接收数据

                        2、TX:发送数据

                        3、GND:地

                        4、VCC:直流电源

                IIC:

                        1、VCC:直流电源

                        2、GND:地

                        3、SDA:数据线

                        4、SCL:时钟线

                SPI:

                        1、VCC:直流电源

                        2、GND:地

                        3、SDO: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

                        4、SDI:主设备数据输入,从设备数据输出

                        5、SCLK: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

                        6、CS:从设备使能信号,由主设备控制。

    扩展

     

    Processed: 0.016, SQ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