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的组件三大内核和生命周期(每周日小结2020-10-07)

    科技2024-03-12  95

    (1)复习了电子签核流程

    https://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47966961/notes/77733001 1.远程连接Linux指令: SSH是安全的加密协议,用于远程连接Linux服务器 进入终端写代码

    1.登录 ssh -p22 omd@192.168.25.137 2.直接执行命令 -->最好全路径 ssh root@192.168.25.137 ls -ltr /backup/data ==>ssh root@192.168.25.137 /bin/ls -ltr /backup/data 3.查看已知主机 cat /root/.ssh/known_hosts 4.ssh远程执行sudo命令 ssh -t omd@192.168.25.137 sudo rsync hosts /etc/ 5.scp 1.功能 -->远程文件的安全(加密)拷贝 scp -P22 -r -p /home/omd/h.txt omd@192.168.25.137:/home/omd/ 2.scp知识小结 scp是加密远程拷贝,cp为本地拷贝 可以推送过去,也可以拉过来 每次都是全量拷贝(效率不高,适合第一次),增量拷贝用rsync 6.ssh自带的sftp功能 1.Window和Linux的传输工具 wincp filezip sftp -->基于ssh的安全加密传输 samba 2.sftp客户端连接 sftp -oPort=22 root@192.168.25.137 put /etc/hosts /tmp get /etc/hosts /home/omd 3.sftp小结: 1.linux下使用命令: sftp -oPort=22 root@x.x.x.x 2.put加客户端本地路径上传 3.get下载服务器端内容到本地 4.远程连接默认连接用户的家目录

    2.Linux下pdf 编辑器 pdftk: pdftk test1.pdf test2.pdf test3.pdf cat output out.pdf 将多个pdf文件拼接到一个文件中(将 test1.pdf,test2.pdf,test3.pdf 合并为 一个文件 out.pdf) 代码:pdftk A=test1.pdf B=test2.pdf C=test3.pdf cat A B C output out.pdf或者pdftk test1.pdf test2.pdf test3.pdf cat output out.pdf

    pdf 插入 有时为了满足打印要求,需要在中间插入一些空白页(blank.pdf),以 test.pdf 为例,在 test.pdf 第九页后插入空白页 blank.pdf :

    pdftk A=test.pdf B=blank.pdf cat A1-9 B A10-end output out.pdf

    (2)Vue组件的使用

    (有层次的复用代码单元,组件=“HTML+css+javascript”)

    全局注册的行为必须在根 Vue 实例 (通过 new Vue) 创建之前发生

    1.组件的创建

    全局注册局部注册子组件的导入调用(复合组件) 注意:template中的标记必须在一个根标记下面,不可以多个并列 注意:组件中使用data,必须是函数 注意:组件的命名是不用小驼峰的,由于组件将变成标签元素使用 Vue.component('child-first',{ template:` <h4>第一个孩子{{word}}</h4>`, data :function(){//组件中使用data,必须是函数 return{ word:"hello world" }; } }) <script> // 组件的命名是不用小驼峰的,由于组件将变成标签元素使用 // 创建组件 Vue.component('my-component',{ template: '<div>hello world </div>' }) var vm =new Vue({ el:"#app", }) </script>

    2.Vue的核心 三大核心(属性|事件|插槽) 1.属性:自定义属性,原生属性,特殊属性(class,style) (1)自定义属性props ----通过一般属性实现父向子通信;通过函数属性实现子向父通信

    父子组件之间的通信就是 props down,events up 父组件通过 属性props向下传递数据给子组件,子组件通过 事件events 给父组件发送消息代码配置:props: ['name','type','list','isVisible'] <!-- 父组件 --> <template> <div> <Props name="hello vue!" //属性名 :type="type" :is-visible="false" :on-change="handlePropChange" :list =[22,33,44] title="属性Demo" class="test1" :class="[test2]" :style="{marginTop:'20px'}" //注意:style的优先级是高于style style="margin-top: 10px" > </props> </div> </template> <script > export default{ name:"PropsDemo", //inheritAtts:false, //props: ['name','type','list','isVisible'], props:{ name: String, type:{ //从父级传入的 type,它的值必须是指定的 'success', 'warning', 'danger'中的一个,如果传入这三个以外的值,都会抛出一条警告 validator:function(value){ //这个值必须匹配下列字符串中的一个 return["success","warning","danger"].includes(value); } } }, list:{ type:Array, // 对象或数组默认值必须从一个工厂函数获取 default:() => [] }, isVisible:{ type:Boolean, default:false }, onChange:{ //对于接收的数据,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同样也可以传递一个函数 type: Function, default:() => {} }, methods: { handleClick(){ //不要这么做 //this.type ="warning" //可以更好 this.onChange(this.type==="success"?"warning":"success"); } }, } </script>

    3.Vue的生命周期(分四个阶段) Create/Mount/Update/destroy 每个阶段都有前和后

    beforeCreate created (创建) beforeMount mounted (挂载Dom树) beforeUpdate updated (数据更新,逻辑判断) beforeDestroy destroyed (清理)

    <script> // 创建 Vue 实例,得到 ViewModel var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msg: 'ok' }, methods: { show() { console.log('执行了show方法') } }, beforeCreate() { //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生命周期函数,表示实例完全被创建出来之前,会执行它 //console.log(this.msg) // this.show() // 注意: 在 beforeCreate 生命周期函数执行的时候,data 和 methods 中的 数据都还没有没初始化 }, created() { // 这是遇到的第二个生命周期函数 // console.log(this.msg) // this.show() // 在 created 中,data 和 methods 都已经被初始化好了! // 如果要调用 methods 中的方法,或者操作 data 中的数据,最早,只能在 created 中操作 }, beforeMount() { // 这是遇到的第3个生命周期函数,表示 模板已经在内存中编辑完成了,但是尚未把 模板渲染到 页面中 //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 在 beforeMount 执行的时候,页面中的元素,还没有被真正替换过来,只是之前写的一些模板字符串 }, mounted() { // 这是遇到的第4个生命周期函数,表示,内存中的模板,已经真实的挂载到了页面中,用户已经可以看到渲染好的页面了 //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 注意: mounted 是 实例创建期间的最后一个生命周期函数,当执行完 mounted 就表示,实例已经被完全创建好了,此时,如果没有其它操作的话,这个实例,就静静的 躺在我们的内存中,一动不动 }, // 接下来的是运行中的两个事件 beforeUpdate() { // 这时候,表示 我们的界面还没有被更新【数据被更新了吗? 数据肯定被更新了】 /* console.log('界面上元素的内容:'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console.log('data 中的 msg 数据是:' + this.msg) */ // 得出结论: 当执行 beforeUpdate 的时候,页面中的显示的数据,还是旧的,此时 data 数据是最新的,页面尚未和 最新的数据保持同步 }, updated() { console.log('界面上元素的内容:'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console.log('data 中的 msg 数据是:' + this.msg) // updated 事件执行的时候,页面和 data 数据已经保持同步了,都是最新的 } }); </script>
    Processed: 0.028,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