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解析协议ARP

    科技2024-04-13  80

    地址解析协议ARP就是根据已知机器(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找出其相应的硬件地址。由于是IP协议使用了ARP协议,因此通常就把ARP协议划归网络层,但ARP协议的用途是为了从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硬件地址。

    ARP协议的要点

    我们知道,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但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要使用该网络的硬件地址。但IP地址和下面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之间由于格式不同而不存在简单的映射关系(例如,IP地址有32位,而局域网的硬件地址是48位)。地址解析协议ARP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主机ARP高速缓存中应存放一个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并且这个映射表还经常动态更新。 每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本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当主机B收到A的ARP请求分组时,就把主机A的这一地址映射写入主机B自己的ARP高速缓存中。以后主机B向主机A发送数据报时就很方便了。

    IP数据报中的生存时间字段

    生存时间常用的英文缩写是TTL(time to live),表明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寿命。最初的设计是以秒作为TTL值得单位,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所需要的时间不断在缩短,一般都远远小于一秒钟,就把TTL的字段功能改为“跳数限制”(但名称不变)。TTL的单位不再是秒,而是跳数。TTL的意义指的是数据报在网络中可以经历多少路由器。显然数据报能在因特网中经过的路由器的最大数值是255。

    Processed: 0.009,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