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结构:
核心: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在电脑里,而不是制作成无法更改的硬件。把程序的运行过程分解为读出程序,解释程序,执行程序三个步骤。
里程碑式事件和成果:
SAGE project:1950s, 军事防御系统,为美加军方开发,100w+行代码, 对于软件认识的改变
1950s:软件是硬件的附属,
1960s:
软件不是硬件,软件的修改比硬件容易的多;软件没有损耗软件可维护程度低;软件通常没有适合的文档;开发成本不断提高;开发效率落后于硬件的发展;
1968年:软件危机被提出,软件工程诞生。
1970s:
结构化开发,软件 = 算法+数据结构
1990s:
软件开发比变成编程复杂的多。
参考资料 《程序猿和攻城狮》. 中国大学M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