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实验实战案例-ESD静电实验

    科技2025-07-05  3

    对于任何一个EMC实验,我都喜欢用孙子兵法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因为在和产品EMC的这场战争中。只要做到知己知彼,我想一定能战无不胜。 EMC不是一个狡猾的对手,它把它的底牌都交给我们看了,我们要是还不能战胜它,那我们要想想自己的问题了,他的底牌是啥?GB/T 17626!如果还不了解标准,整改EMC从何谈起? 前面纯属闲话,进入正题。

    1:ESD静电实验基本介绍

    静电实验(GB/T 17626.2)不了解的小伙伴建议百度下。 以下有两幅图需要大家重点关注下 第一幅如下 这图传递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干扰源,EMC问题三大要素之一,放电头就是对产品放电的枪,空气放电用圆头,接触放电用尖头。放电回路连接点就是夹子,这个夹子一般都是直接夹在地平面上,好,那么根据信号返回其源的原理,保护器件直接跨接在放电处与放电回路连接点上,那么解决静电问题大方向定下来了,这个问题80%已解决。

    第二幅图 这是我们一般使用的放电波形,那么这幅图提供的重要信息是选择保护器件的响应时间,静电防护建议ps级,一般ESD器件及TVS都能有效保护。

    二:整改实例 前段时间接到一个ESD整改项目,是一个控制器,其大概结构如下: 大致画一下,实验现象是空气放电8kv,放电位置在按钮及LED处,控制器死机或不断复位。

    初步排查原因是按钮及LED控制管脚未放有任何ESD防护器件,静电直接进入MCU导致重启或死机。

    整改方案:在按钮及LED控制管脚增加ESD防护器件。

    复测实验通过。

    做到了知己知彼这种问题就简单了,你没加任何ESD保护器件就想过实验?讲实话,其实实验做不做,结果都非常明显。打了没有准备的仗,即使赢了也稀里糊涂。

    三:经验归纳与总结 1:放电位置关键信号需加ESD保护器件。 2:敏感信号布线需远离静电放电点。 3:敏感信号做软件和硬件滤波。 4:防护器件泄放回路需尽可能的宽及短。 静电干扰有两种途径:传导和耦合,传导用1方法,耦合使用2,3方法。

    Processed: 0.013,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