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类相关 2、 java提供了一个系统级的线程,即垃圾回收器线程。用来对每一个分配出去的内存空间进行跟踪。当JVM空闲时,自动回收每块可能被回收的内存,GC是完全自动的,不能被强制执行。程序员最多只能用System.gc()来建议执行垃圾回收器回收内存,但是具体的回收时间,是不可知的。当对象的引用变量被赋值为null,可能被当成垃圾。 3、 Java 标识符有如下命名规则: 由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数字:0-9 符号:_ $ 组成 标识符应以字母、_ 、$开头。 标识符不能是关键字。 Java中严格区分大小写 4、 假设在n进制下,下面的等式成立,567*456=150216,n的值是()。 A、9 B、10 C、12 D、18 (5n2+6n+7)*(4n2+5n+6)=n5+5n4+2n^2+n+6. 化简此方程得到: 20n4+49n3+88n2+71n+42n=n5+5n4+2n2+n+6…① 所得到的n就为所求进制 5、 ava中的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的特点: 构造方法的方法名与类名相同 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类型,也不写void 构造方法可以重载 什么时候会用到构造方法: 在创建对象的时候 构造方法的作用: 创建对象的时候给属性赋初值 构造方法的分类: 显示的构造方法和隐式地构造方法 显示的构造方法:显示的写出构造方法时,系统不会提供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 隐式地构造方法:系统默认提供的无参构造方法 代码块: 分类:静态代码块和实例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static修饰的代码块,在类加载时执行,且只执行一次。因为类就加载一次了。 实例代码块:没有static修饰的代码块,创建对象时执行,每创建一次对象加载一次。 实例代码块在执行构造方法之前执行。所以优先级高于构造方法。 6、四种引用类型 JDK1.2 之前,一个对象只有“已被引用”和"未被引用"两种状态,这将无法描述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对象,比如,当内存充足时需要保留,而内存紧张时才需要被抛弃的一类对象。 所以在 JDK.1.2 之后,Java 对引用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将引用分为了: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软引用(Soft Reference)、弱引用(Weak Reference)、虚引用(Phantom Reference)4 种,这 4 种引用的强度依次减弱。 一,强引用 Object obj = new Object(); //只要obj还指向Object对象,Object对象就不会被回收 obj = null; //手动置null 只要强引用存在,垃圾回收器将永远不会回收被引用的对象,哪怕内存不足时,JVM也会直接抛出OutOfMemoryError,不会去回收。如果想中断强引用与对象之间的联系,可以显示的将强引用赋值为null,这样一来,JVM就可以适时的回收对象了 二,软引用 软引用是用来描述一些非必需但仍有用的对象。在内存足够的时候,软引用对象不会被回收,只有在内存不足时,系统则会回收软引用对象,如果回收了软引用对象之后仍然没有足够的内存,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这种特性常常被用来实现缓存技术,比如网页缓存,图片缓存等。 在 JDK1.2 之后,用java.lang.ref.SoftReference类来表示软引用。 三,弱引用 弱引用的引用强度比软引用要更弱一些,无论内存是否足够,只要 JVM 开始进行垃圾回收,那些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都会被回收。在 JDK1.2 之后,用 java.lang.ref.WeakReference 来表示弱引用。 四,虚引用 虚引用是最弱的一种引用关系,如果一个对象仅持有虚引用,那么它就和没有任何引用一样,它随时可能会被回收,在 JDK1.2 之后,用 PhantomReference 类来表示,通过查看这个类的源码,发现它只有一个构造函数和一个 get() 方法,而且它的 get() 方法仅仅是返回一个null,也就是说将永远无法通过虚引用来获取对象,虚引用必须要和 ReferenceQueue 引用队列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