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中运行的一种特殊程序; 在用户和内核之间充当“翻译官”的角色,也称“解释器”; 用户登录Linux系统时,自动加载一个shell程序; Bash是Linux系统中默认使用的shell程序。
help enable type
命令字 [选项] [参数]
是整条命令字中最关键的部分 唯一确定一条命令
短格式选项:使用“-”符号引导 长格式选项:使用“–”符号引导
命令字的处理对象 可以是文件名,目录(路径)名或用户名等内容 个数可以是零到多个
tab键:自动补齐 反斜杠“\”:强制换行 Ctrl+U组合键:清空至行首 Ctrl+K组合键:清空至行尾 Ctrl+L组合键:清屏(相当于clear) Ctrl+C组合键:取消本次命令编辑 Ctrl+A组合键:光标切换至行首 Ctrl+E组合键:光标切换至行尾
查看shell内部命令的帮助信息
适用于大多数Linux外部命令
1、使用“↑”,“↓”(Enter)方向键滚动一行文本; 2、使用PageUp和PageDown(空格)键翻页; 3、按Q或者q键退出阅读环境; 4、按“/”键查找内容,n键向下查找,N键向上查找。
ls [选项] [文件或目录]
-l,-a,-A,-d,-h,-R,–color
“?”——代表任意一个 字符,且至少一个; “*”——代表任意数个字符,可以是0个或者1个或者多个; “[]”——代表可以匹配字符组中的任意一个字符。
通过别名机制简化常用的,比较长的命令。
统计指定目录(或文件)所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 du [选项] [文件或目录]
mkdir -p /111/222/333(创建目录/111,在/111目录下创建子目录/222,在目录/222下创建子目录/333)
1、更新文件的时间标记; 2、经常用于创建多个新的空文件。
两种格式都适用,第二种相当于对第一种格式做了一个扩展。
为文件或目录建立链接文件,类似于windows系统的快捷方式。
当一个文件拥有多个硬链接时,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会影响别的文件名的访问。删除一个文件名,智慧使“硬链接数”减1。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目录做硬链接,在日常的工作中基本不会对文件做硬链接。
cp [选项] … 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或目录
cp /etc/host.conf etc/host.conf.bak 或cp host.conf{,.bak} mkdir yum_bak cp -r /etc/yum.repos.d/ /etc.yum.conf yum_bak/注:复制多个文件或目录时,目标位置必须时目录,且目标目录必须已经存在。
rm [选项] 要删除的文件目录… rm -rf /etc/yum.repos.d/* 注:不要直接删除系统中已有的目录或配置文件,以避免系统故障。
-f:删除文件或目录时强制删除; -i:删除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 -r:递归删除整个目录树(应谨慎使用)。
如果目标位置与源文件位置相同,相当于执行重命名操作。
格式:rename 旧字符 新字符 目标文件
例:rename jpg gif *. jpgfind [查找范围] [查找条件表达式]
-exec参数后面跟的是linux命令,它是以分号“;”为结束标志,由于各个系统中分号会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在分号前面加上反斜杠转义符“\”。 {}代表前面find查找出来的文件名。 find命令匹配到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普通文件,并在-exec选项中使用ls -l将他们列出。
find ./ -type f -exec ls -l {} \ ;第一优先级:指定路径的命令。绝对路径 /root/pwd.sh或者相对路径 ./pwd.sh 第二优先级:别名指定的命令:alias pwd= /root/pwd.sh 第三优先级:内部命令 第四优先级:hash命令(linux系统会有一个hash表,当你刚开机时,这个hash表为空,每当执行一条命令时,hash表会记录这条命令的路径,就相当于缓存一样。第一次执行命令shell解释器默认的会从PATH路径下寻找该命令的路径,当你第二次使用该命令时,shell解释器首先会查看hash表,没有该命令会去PATH路径下寻找。hash表能提高命令的调用率) 第五优先级:通过PATH定义的查找顺序查找 如果以上顺寻都找不到,就会报“未找到命令…”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