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总结

    科技2025-10-09  13

    do–while循环

    do...while循环格式 1:写完扩展格式,我们就可以说do…while循环语句讲解完毕。 因为它和其它两种循环也是可以等价转换的。但是通过格式还是可以看出小区别的。 do…while循环语句格式: 基本格式 do {循环体语句;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扩展格式 初始化语句; do {循环体语句; 控制条件语句; } while((判断条件语句); 输出10次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1; do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x++; }while(x<=10); } do...while循环的特点:无条件执行一次循环体,即使我们将循环条件直接写成false,也依然会循环一次。这样的 循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初学者不建议使用do...while循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o{System.out.println("无条件执行一次"); }while(false); }

    循环语句的区别

    三种循环语句其实都可以完成一样的功能,也就是说可以等价转换,但还是有小区别的: do…while循环至少会执行一次循环体。 for循环和while循环只有在条件成立的时候才会去执行循环体 注意事项: 写程序优先考虑for循环,再考虑while循环,最后考虑do…while循环。 如下代码是死循环 while(true){ } for(;;){ } do { System.out.println("我爱高圆圆"); y++; }while(y<3); int y = 3; while(y<3) { System.out.println("我爱高圆圆"); y++; }

    跳出语句

    break 使用场景:终止switch或者循环 在选择结构switch语句中 在循环语句中 离开使用场景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1; i<=10; i++) { //需求:打印完两次HelloWorld之后结束循环 if(i == 3){ break;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i); } } break的作用: 跳出单层循环 跳出多层循环 带标签的跳出 格式:标签名: 循环语句 标签名要符合Java的命名规则 continue 使用场景: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一次的循环 return Return关键字不是为了跳转出循环体,更常用的功能是结束一个方法,也就是退出一个方法。跳转到上层调用的方法。这个在方法的使用那里会在详细的讲解。演示案例:结束循环其实是结束了main方法

    二维数组

    1 二维数组概述

    二维数组定义格式 格式1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m][n]; m表示这个二维数组有多少个一维数组 n表示每一个一维数组的元素个数 举例: int[][] arr = new int[3][2]; 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arr 这个二维数组有3个一维数组,名称是arr[0],arr[1],arr[2] 每个一维数组有2个元素,可以通过arr[m][n]来获取 表示获取第m+1个一维数组的第n+1个元素 格式2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m][]; m表示这个二维数组有多少个一维数组 这一次没有直接给出一维数组的元素个数,可以动态的给出。 举例: int[][] arr = new int[3][]; arr[0] = new int[2]; arr[1] = new int[3]; arr[2] = new int[1]; 格式3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元素…},{元素…}}; 简化版格式: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元素…},{元素…},{元素…}}; 举例: int[][] arr = {{1,2,3},{4,6},{6}};

    数组高级(排序和查找)

    1. 排序 ·冒泡排序:相邻元素两两比较,大的往后放,第一次完毕,最大值出现在了最大索引处 选择排序:从0索引开始,依次和后面元素比较,小的往前放,第一次完毕,最小值出现在了最小索引处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思想概述

    面向对象思想概述以及特点 面向对象是基于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 特点: 1. 是一种更符合我们思想习惯的思想 2. 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3. 将我们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角色发生了转换 面向对象思想举例 买电脑 吃饭 洗衣服 万事万物皆对象 面向对象开发 就是不断的创建对象,使用对象,指挥对象做事情。 面向对象设计 其实就是在管理和维护对象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特征 封装(encapsulation) 继承(inheritance) 多态(polymorphism)

    类与对象关系

    类:是一组相关的属性和行为的集合 对象:是该类事物的具体体现 举例: 类 学生 对象 班长就是一个对象 类的定义 现实世界的事物 属性 人的身高,体重等 行为 人可以学习,吃饭等 Java中用class描述事物也是如此 成员变量 就是事物的属性 成员方法 就是事物的行为 定义类其实就是定义类的成员(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类与对象案例 学生类(讲解) 如何定义 按照事物到类的过程一步步分析 如何使用 创建对象: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对象名.成员变量 对象名.成员方法

    方法

    概念:实现特定功能的一段代码,可以反复使用。 定义语法: public static void 方法名(){ //方法主体 } 定义位置: 方法定义在类的内部,与main方法并列。 方法的调用: 调用方法时,会优先执行方法内部的代码,结束后,返回到方法调用处,继续执行。 方法的参数: 多数情况下,方法与调用者之间需要数据的交互,调用者必须提供必要的数据,才能使方法完成相应的功能。 调用方法时,所传入的数据 被称为“参数 形参与实参: public static vodi 方法名(形式参数){ 方法主体 } 调用: 方法名称(实际参数); 返回值与返回值类型: public static vodi 方法名(形式参数){ //方法主体 return value;//返回值类型 } return的两种用法: 应用在 有具体返回值的方法中 return value;//表示结束当前方法,并伴有返回值 应用在没有具体返回值的方法中 public static void show(){ for (int i=1;i<=100;i++){ if(i==50){ return;//结束当前方法直接返回 } } }
    Processed: 0.012,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