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第二阶段(23)numpy入门基础-可视化之改变刻度密度

    科技2025-10-13  2

    numpy入门基础-可视化之改变刻度

    1、该变刻度locator_params函数2、示例 演示:

    1、该变刻度locator_params函数

    matplotlib.pyplot.locator_params(axis='both', tight=None, **kwargs)

    axis:{‘both’,‘x’,‘y’},默认值:‘both’。改变刻度的轴。

    tight:布尔或无,可选。参数传递给autoscale_view。默认为无,不做任何更改。

    **kwargs:其余的关键字参数将直接传递到set_params()定位器的方法。 set_params(self, **kwargs)

    关键字如:(其他的用到再百度) 1)nbins :int或’auto’,默认值:10。最大间隔数。 2)steps:数组,可选。 以1开始并以10结尾的数字序列;例如[1、2、4、5、10],其中值是可接受的刻度倍数。也就是说,例如,20、40、60是可接受的刻度,0.4、0.6、0.8也是可接受的,因为它们是2的倍数。但是,不允许30、60、90是因为3中没有出现步骤列表。 3)integer:bool值,默认: False。如果为True,则在视图限制内至少找到min_n_ticks个整数的情况下,刻度将仅采用整数值。

    2、示例

    in:

    import numpy as np #导入 numpya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导入 matplotlib.pyplot x=np.arange(1,11,1) plt.plot(x,x) ax=plt.gca()#plt.plot(x,x)返回的值不是坐标轴,所以要先获得坐标轴 steps=[0.4,0.6,0.8] ax.locator_params('y',nbins=10)#改变坐标轴Y的密度 ax.locator_params('x',steps=steps)#间隔选择最大的步0.8

    out: 先显示默认的图(用#注释掉): 改变坐标后的图:

    Processed: 0.015,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