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排序

    科技2025-10-31  5

    计数排序是一种稳定的线性时间排序算法。需要使用一个额外的数组空间。

    特征

    计数排序要求待排序数组在一个可收敛的整数范围内,因为需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进行存储,并且需要对数据进行遍历计数,所以计数排序不适合范围特别大的数组。

    举个例子通俗理解,例如有10个年龄不同的人需要找到小明排在第几位,我们只需要统计出有几个人比小明小或者同龄就行了,比如有8个人,那小明就排在第9位。这里如果有两个小朋友同龄,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即一个小朋友这里占据了一位之后,统计的比另外一个小朋友小的值应该减一(排序的稳定性),同理可以得到其他每个人的位置,也就排好了序。

    算法步骤

    找出待排序数组中的最大和最小的元素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确定这个额外的数据空间的大小,消费尽可能小的空间 统计数组中每个值为 i 的元素出现的次数,存入临时数组的第i 项对所有的计数累加(即临时数组的每一项和前一项相加) 这个统计之后的值就表示小于或者等于该位置上的值的个数 反向填充目标数组 这一步反向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排序的稳定性

    算法实现

    public int[] countSort(int[] a) { // 排序后的数组 int[] c = new int[a.length]; // 1. 找数组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int min = a[0]; int max = a[0]; for (int i = 1; i < a.length; i++) { if (min > a[i]) { min = a[i]; } if (max < a[i]) { max = a[i]; } } // 用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值初始化临时数组 int k = max - min + 1; int[] b = new int[k]; // 2. 统计待排序数组中的值得个数,存储到临时数组中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b[a[i] - min]++; } // 3. 累计,当前的值重新赋值成当前值和前一项的值得和 for (int i = 1; i < b.length; i++) { b[i] = b[i] + b[i - 1]; } // 4. 反向填充值到排序后的数组中 for (int i = a.length - 1; i >= 0; --i) { c[--b[a[i] - min]] = a[i];//按存取的方式取出c的元素 } return c; }

    图形化分析

    复杂度分析

    该算法总共有三个遍历,所以时间复杂度为 O(2n+k)

    因为开辟了两个临时数组,所以空间复杂度为 O(n+k)

    Leetcode相关题型

    75. 颜色分类

    参考

    wiki-计数排序
    Processed: 0.011, SQL: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