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阅读体验-资源下载 Linux常用命令-适合java开发者 1.2.3 Linux的目录结构:
root管理员的home目录root 其他用户的home目录home目录中 1.3 Linux的常用命令
1.3.1 切换目录命令cd: 组合练习
cd /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ls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cd etc/ (切换到选择的目录)cd … (切换到上一层目录 根)cd ~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 root/)cd - (切换到上一个所在目录 根) 使用 cd app 切换到app目录(进入到下一层的目录,确认是存在目录才能进去) cd … 切换到上一层目录 cd /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 cd ~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等于 cd root/) cd - 切换到上一个所在目录 1.3.2 列出文件列表:ls ll dir(*****) 拓展: man ls 查看 ls 的api 文档 q 退出 dir 跟ls类似 ls(list)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用来显示当前目录下的内容。配合参数的使用,能以不同的方式显示目录内容。 格式:ls[参数] [路径或文件名]常用: 在linux中以 . 开头的文件都是隐藏的文件
lsls -a 显示所有文件或目录(包含隐藏的文件)(前面带点的就是隐藏文件)ls -l 缩写成ll (use a long format)(显示文件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日期,读写性,所属用户) 1.3.3 创建目录和移除目录:mkdir rmdir 练习(1)创建 man mkdircd ~mkdir testll (drwxr开头都是目录)cd testmkdir – p a/b/ccd a,cd b ,cd c(2)删除
cd ~cd testmkdir aaallrmdir aaamkdir(make directory)命令可用来创建子目录。 mkdir app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app目录 mkdir –p app2/test 级联创建aap2以及test目 (-p no error if existing,make parent directories as needed 可以创建多级目录的意思)
rmdir(remove directory)命令可用来删除“空”的子目录: rmdir app 删除app目录 (仅仅删除单个目录而已,无法删除文件) 1.3.4 浏览文件 练习
cd /
ls
cd etc
ll
cat yum.conf (打开文件,仅仅查看)
more warnquota.conf (空格显示下一页数据 回车显示下一行的数据)
less warnquota.conf (pgUp pgDon 翻页)
tail -10 warnquota.conf (查看后10行数据)
tail –f warnquota.conf (动态查看日志)划重点来了
ctrl c 结束 【cat、more、less】 cat 用于显示文件的内容。 格式:cat[参数]<文件名>
cat yum.conf more 一般用于要显示的内容会超过一个画面长度的情况。按空格键显示下一个画面。 回车显示下一行内容。 按 q 键退出查看。 more yum.conf 空格显示下一页数据 回车显示下一行的数据 less 用法和more类似,不同的是less可以通过PgUp、PgDn键来控制。less yum.conf PgUp 和 PgDn 进行上下翻页.【tail】 tail命令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非常多的一个命令,它的功能是:用于显示文件后几行的内容。 用法: tail -10 /etc/passwd 查看后10行数据 tail -f catalina.log 动态查看日志(*****)
ctrl+c 结束查看 1.3.5 文件操作: (1)
cd ~cd testllvim a.txtllrm a.txtyll (2)不询问直接删除man rm 2.qvim a.txtrm -f a.txtll (3)删除含子目录的目录man rmrm –r a (常用) 3,y,y,y 4.ll (4)不询问直接删除mkdir -p a/b/c 2.rm –rf a 3.ll 【rm】 rm 删除文件 用法:rm [选项]… 文件… rm a.txt 删除a.txt文件 删除需要用户确认,y/n rm 删除不询问 rm -f a.txt 不询问,直接删除 (-f ignore nonexistent files,never prompt) rm 删除目录 rm -r a 递归删除 (remove directories and their contents recursively 需要逐层提问) 不询问递归删除(慎用) rm -rf a 不询问递归删除 rm -rf * 删除所有文件 rm -rf /* 自杀练习 复制文件在当前目录
vim a.txtcp a.txt a.txt.bakll 复制文件到指定目录mkdir acp a.txt a/x.txtcd all ()移动到指定目录mkdir aaamv a.txt aaa/llcd aaall 重名操作,剪切实现mv a.txt b.txxcat b.txt【cp、mv】 cp(copy)命令可以将文件从一处复制到另一处。一般在使用cp命令时将一个文件复制成另一个文件或复制到某目录时,需要指定源文件名与目标文件名或目录。 cp a.txt b.txt 将a.txt复制为b.txt文件 cp a.txt …/ 将a.txt文件复制到上一层目录中
mv 移动或者重命名 mv a.txt …/ 将a.txt文件移动到上一层目录中 mv a.txt b.txt 将a.txt文件重命名为b.txt (重命名操作,划重点)
练习(仅仅打包) 1.mv a.txt.bak a.txt 2. cp a.txt b.txt 3. cp a.txt c.txt 4. cp a.txt d.txt 5. tar –cvf xxx.tar ./*
(打包后压缩) 1.mv xxx.tar …/ 2.tar –zcvf yyy.tar.gz ./* (打包当前所有文件并压缩) 3. ll –h 友好显示文件大小
解压 1.mv yyy.tar.gz …/ 2.rm –rf ./* 3.mv yyy.tar.gz test 4.tar –xvf yyy.tar.gz
cd ~mkdir test2tar –xvf yyy.tar.gz –C /root/test2cd test2ll【tar】命令:(***** 打包或解压) tar命令位于/bin目录下,它能够将用户所指定的文件或目录打包成一个文件,但不做压缩。一般Linux上常用的压缩方式是选用tar将许多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再以gzip压缩命令压缩成xxx.tar.gz(或称为xxx.tgz)的文件。 常用参数: -c:创建一个新tar文件 -v:显示运行过程的信息 -f:指定文件名 -z:调用gzip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t:查看压缩文件的内容 -x:解开tar文件
打包: tar –cvf xxx.tar ./* 打包并且压缩: tar –zcvf xxx.tar.gz ./*
解压 tar –xvf xxx.tar tar -xvf xxx.tar.gz -C /usr/aaa
cd /llcd etcllcat yum.confgrep debug yum.confgrep debug yum.conf –color (行亮)grep debug yum.conf –color –A5 (往后数五行)grep debug yum.conf –color –A5 –B3 (往后数5行,往前数3行)【grep】命令 查找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用法: grep [选项]… PATTERN [FILE]… 示例: grep lang anaconda-ks.cfg 在文件中查找lang grep lang anaconda-ks.cfg –color 高亮显示
1.3.6 其他常用命令
cd ~cd testpwd(2)lltouch e.txtvim e.txtwwwesc:wqcat e.txt(3)ll –h【pwd】 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touch】 创建一个空文件
touch a.txt 【ll -h】 友好显示文件大小 【wget】 下载资料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9.12.tar.gz 1.4 Vi和Vim编辑器 1.4.1 Vim编辑器: cd ~cd testvim a.txta 在当前位置后插入i 在当前位置生前插入o 在当前之后插入一行u 撤销(Undo)Ctrl + r 重做(Redo),即撤销的撤销。dd 删除当前行yy 拷贝当前行p 在当前光标后粘贴,如果之前使用了yy命令来复制一行,那么就在当前行的下一行粘贴esc 切换esc:wq 保存并退出esc:q! 放弃修改退出在Linux下一般使用vi编辑器来编辑文件。 vi既可以查看文件也可以编辑文件。 三种模式:命令行、插入、底行模式。 切换到命令行模式:按Esc键; 切换到插入模式:按 i 、o、a键; i 在当前位置生前插入 I 在当前行首插入 a 在当前位置后插入 A 在当前行尾插入 o 在当前行之后插入一行 O 在当前行之前插入一行
切换到底行模式:按 :(冒号); 更多详细用法,查询文档《Vim命令合集.docx》和《vi使用方法详细介绍.docx》
打开文件:vim file 退出:esc :q 修改文件:输入i进入插入模式 保存并退出:esc:wq
不保存退出:esc:q!
3中进入插入模式: i:在当前的光标所在处插入 o:在当前光标所在的行的下一行插入 a:在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符插入
快捷键: dd – 快速删除一行 R – 替换 1.4.2 重定向输出>和>>
cd ~cd testpwd > a.txtifconfig >> a.txt重定向输出,覆盖原有内容; >> 重定向输出,又追加功能; 示例: cat /etc/passwd > a.txt 将输出定向到a.txt中 cat /etc/passwd >> a.txt 输出并且追加
ifconfig > ifconfig.txt 1.4.3 管道 |
ls --help | more (分页查询帮助信息)ps –ef (类似于任务管理器 查看进程和pid 杀掉进程)ps –ef | grep java (查询名称中包含java的进程)ps –ef | grep aio (查询名称中包含aio的进程)ps –ef | grep 2954 (查询端口中包含2954的进程)管道是Linux命令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其作用是将一个命令的输出用作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示例 ls --help | more 分页查询帮助信息 ps –ef | grep java 查询名称中包含java的进程
ifconfig | more cat index.html | more ps –ef | grep aio 1.4.4 &&命令执行控制:
cd ~cd testmkdir b && cd bcd …/llmkdir c && cd c && touch m.txt && cd …/ 命令之间使用 && 连接,实现逻辑与的功能。 只有在 && 左边的命令返回真(命令返回值 $? == 0),&& 右边的命令才会被执行。 只要有一个命令返回假(命令返回值 $? == 1),后面的命令就不会被执行。mkdir test && cd test 1.4.5 网络通讯命令
ifconfigifconfig eth0 downifconfigifconfig eth0 upifconfigping 192.168.10.150 (Wiondows ping vm.Linux 只尝试ping4次)ping 192.168.10.1 (vm.Linux ping Wiondows)ctr+c 结束netstat –annetstat -an | grep java (查看java程序)netstat -an | grep 3306 (查看mysql端口)(netstat –aon | findstr 3306, windows) ifconfig 显示或设置网络设备。 ifconfig 显示网络设备 ifconfig eth0 up 启用eth0网卡 ifconfig eth0 down 停用eth0网卡 ping 探测网络是否通畅。 ping 192.168.0.1 netstat 查看网络端口。 netstat -an | grep 3306 查询3306端口占用情况 1.4.6 系统管理命令datedf –hfree –htopclearcd ~cd testvim a.txtps –ef | grep vimkill 2848ps –ef | grep vimdu –hwhohostnamevi /etc/sysconfig/networkdate 显示或设置系统时间 date 显示当前系统时间 date -s “2014-01-01 10:10:10“ 设置系统时间 df 显示磁盘信息 df –h 友好显示大小 free 显示内存状态 free –m 以mb单位显示内存组昂头 top 显示,管理执行中的程序
clear 清屏幕 ps 正在运行的某个进程的状态 ps –ef 查看所有进程 ps –ef | grep ssh 查找某一进程 kill 杀掉某一进程 kill 2868 杀掉2868编号的进程 kill -9 2868 强制杀死进程
du 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 du –h 显示当前目录的大小 who 显示目前登入系统的用户信息。 hostname 查看当前主机名 修改:vi /etc/sysconfig/network uname 显示系统信息。 uname -a 显示本机详细信息。 依次为:内核名称(类别),主机名,内核版本号,内核版本,内核编译日期,硬件名,处理器类型,硬件平台类型,操作系统名称 1.5 Linux的用户和组 1.5.1 用户的管理
useradd shouyipasswd shouyi123456ssh –l shouyi –p 22 192.168.10.150123456pwdllsu – root (注意 – 前后有空格)123456llcd /cd homelluserdel –r shouyill useradd 添加一个用户 useradd test 添加test用户 useradd test -d /home/t1 指定用户home目录 passwd 设置、修改密码 passwd test 为test用户设置密码切换登录: ssh -l test -p 22 192.168.19.128
su – 用户名 userdel 删除一个用户 userdel test 删除test用户(不会删除home目录) userdel –r test 删除用户以及home目录 1.5.2 组管理:
groupadd loveuseradd shouyi –g lovepasswd shouyi123456su – shouyi123456idexit (退出shoyi,切换到root)123456userdel –r shouyigroupdel love 当在创建一个新用户user时,若没有指定他所属于的组,就建立一个和该用户同名的私有组 创建用户时也可以指定所在组 groupadd 创建组 groupadd public 创建一个名为public的组 useradd u1 –g public 创建用户指定组 groupdel 删除组,如果该组有用户成员,必须先删除用户才能删除组。 groupdel public1.5.3 id,su命令
cd /vim /etc/passwdvim /etc/shadowvim /etc/group 【id命令】 功能:查看一个用户的UID和GID 用法:id [选项]… [用户名]直接使用id 直接使用id 用户名 【su命令】 功能:切换用户。 用法:su [选项]… [-] [用户 [参数]… ] 示例: su u1 切换到u1用户 su - u1 切换到u1用户,并且将环境也切换到u1用户的环境(推荐使用)
【账户文件】 /etc/passwd 用户文件 /etc/shadow 密码文件 /etc/group 组信息文件 【用户文件】 root❌0:0:root:/root:/bin/bash 账号名称: 在系统中是唯一的 用户密码: 此字段存放加密口令 用户标识码(User ID): 系统内部用它来标示用户 组标识码(Group ID): 系统内部用它来标识用户属性 用户相关信息: 例如用户全名等 用户目录: 用户登录系统后所进入的目录 用户环境: 用户工作的环境 【密码文件】 shadow文件中每条记录用冒号间隔的9个字段组成. 用户名:用户登录到系统时使用的名字,而且是惟一的 口令: 存放加密的口令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标识从某一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最大时间间隔: 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即多少天后必须修改口令 最小时间间隔: 再次修改口令之间的最小天数 警告时间:从系统开始警告到口令正式失效的天数 不活动时间: 口令过期少天后,该账号被禁用 失效时间:指示口令失效的绝对天数(从1970年1月1日开始计算) 标志:未使用 【组文件】 root❌0: 组名:用户所属组 组口令:一般不用 GID:组ID 用户列表:属于该组的所有用户 1.6 Linux的权限命令 1.6.1 文件权限 第一个字符代表意思:
表示普通文件 d 表示目录 l 表示链接,快捷方式属主(user) 属组(group) 其他用户 r w x r w x r w x 4 2 1 4 2 1 4 2 1
1.6.2 Linux三种文件类型: 普通文件: 包括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可执行的二进制程序文件等。 目录文件: Linux系统把目录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利用它构成文件系统的树型结构。 设备文件: Linux系统把每一个设备都看成是一个文件 1.6.3 文件类型标识 普通文件(-) 目录(d) 符号链接(l)
进入etc可以查看,相当于快捷方式 字符设备文件(c) 块设备文件(s) 套接字(s) 命名管道(p) 1.6.4 文件权限管理: cd ~cd testllchmod 755 a.txtllchmod u=rwx,g=rx,o=rx a.txtllchmod 000 a.txtllchmod 777 a.txtllgroupadd loveuseradd shouyi –g lovepasswd shouyi123456userdel –r shouyigroupdel love chmod 变更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chmod 755 a.txt chmod u=rwx,g=rx,o=rx a.txt chmod 000 a.txt / chmod 777 a.txt chown 变更文件或目录改文件所属用户和组 chown u1:public a.txt :变更当前的目录或文件的所属用户和组 chown -R u1:public dir :变更目录中的所有的子目录及文件的所属用户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