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inity Photo 一篇上手 及 快捷键大全(纯干货、不墨迹、实用派)(暂缓更新)

    科技2022-07-16  153

    实用快捷键大全:

    复制图层:command + j

    反转:command + i

    取消选择:command + d

    调整文档大小:option + command + i

    切换前后背景色:x

    移动并复制:按住command进行鼠标拖动(保持水平需要额外按住shift)

    选取单个图像的选取:command + 点击图层

    全部图像的选取: 通道 - 合成Alpha - 加载到像素选择

    拷贝合并项(拷贝平面化):command + shift + c

    黏贴:command + v

    拷贝:command + c

    黏贴到内部:option + command + c


    如果是修图、美化可以重点看:

    1、2、12、13、14、15、16、17


    1、双曲线调色

    使用场景:让一张图 该暗的地方暗,该亮的地方亮。增加画面层次感,可以诱导读者第一眼的视觉所在地。

    操作说明:

    图层 - 调整 - 曲线 - 曲线往上拉为亮。图层 - 调整 - 曲线 - 曲线往下拉为暗。分别在“亮”、“暗”曲线上先 反选(command + i),然后调整画笔的不透明度为(推荐:风景20%,人像10%),硬度为0%,画笔选为白色,来回擦即可。

     


    2、一键修复瑕疵

    使用场景:小瑕疵用印章,大瑕疵用一键修复

    操作说明:

    “徒手选取工具”(模式选为:添加)- 把 要去掉的瑕疵部分 圈起来 - 编辑 - 图像修复/去瑕疵(option + delete)- 取消选择(command + d)


    3、裁切、栅格化、栅格化和修剪

    裁切:只是改变了当前的可视区域的裁切,图片是没有被裁切的。栅格化:如果不栅格化有些功能(例如:滤镜)是没办法使用的。栅格化和修剪:是真正的裁切、图片有被裁切。

    4、图像变换工具

    变换图像:分为两种:网格环绕工具、透视工具

    网格环绕工具:

    主要应用于小型的 图像局部变换、贴图时候。双击线可以拉出来一根线,就可以对线坐变化了。

    透视工具:

    主要是做:图片合成、图片调整

    affinity支持双平面(这是特色对比ps仅支持单平面)


    5、实时滤镜之透视滤镜

    使用场景:和上面的4基本一样,只不过这个 透视滤镜 相当于一个函数,可以复用给其他图片。

    操作说明:图层 - 实时滤镜 - 透视


    6、图片大小调整及像素大小算法区别

    这里讲两个:

    文档 - 调整文档大小(option + command + i)文档 - 调整Pixel Art(像素化)文档大小

    调整文档大小示例:

    把一张图片等比变小:

    双线性、不可分离:效果最好,一般用双线性就可以了。

    临近:抗锯齿程度最差。但是时间快。

    双三次:用户扩大图像采样。

    兰克佐斯LANCZOS3:复杂采样时间长、不可分离效果不管是在放大还是缩小都好于可分离。这个算法不管是放大还是缩小是通用的,效果好所以时间长。

    把一张图片等比放大:

    双三次、兰克佐斯LANCZOS3(可分离)、兰克佐斯LANCZOS3(不可分离)这些效果是最好的。放大一般我们用双三次就够了,追求极致就用兰克佐斯LANCZOS3(不可分离)。

    双线性:在放大的情况下边缘比较模糊。

    临近:轮廓比较硬边。

    调整Pixel Art(像素化)文档大小

    大小:2x、3x、4x   这些指的是放大几倍。

    HQX:产生清晰效果,会出现锯齿。一般硬边图形用这个。

    XBR:会产生平滑效果,会多出一些像素的填充来模拟平滑效果。


    7、图层、填充图层、调整图层、实时滤镜图层、蒙版

    图层:

    填充图层:

    操作方法:图层 - 新的填充图层

    随时可以调整它的颜色,即时的发生变化而不用填充它,还可以支持渐变工具。

    技巧:矢量图形可以双击前后背景色旁边的吸管的圆圈里面的颜色进行快速填充。

    调整图层:

    操作方法:图层 - 新建调整图层

    作用:主要用来调整图片的亮度、暗度、色彩等等

    实时滤镜图层:

    操作方法:图层 - 新建实时滤镜图层

    作用:用来调整图片的模糊度、增加波纹特效等等。affinity可以在图像上直接操作。

    蒙版:

    操作方法:图层 - 新建蒙版图层

    作用:起到一个替身的作用,对本图层是没有影响的,比如我们要控制本图层的透明度、减淡等等就可以使用蒙版。


    8、复制图层、图层蒙版

    复制图层:

    图层 - 复制(command + j)

    蒙版:

    使用方式:一般是配合复制图层使用的,先复制图层(command + j)然后把这个图层 - 调整 - 黑白,然后在添加一个 蒙版图层 - 用黑色画笔工具擦拭即可


    9、矢量遮罩及裁剪的用法

    矢量遮罩(把图像移动到矢量图形里面):

    用法:先绘画一个矢量图形 - 鼠标按住图片移动到这个矢量图形的后面(也就是让图片成为这个矢量图形的子图层)

    取消子图层:

    排列 - 移到外部

    裁剪(把矢量图形移动到图像右边):

    注意:

    矢量图形作为遮罩是可以调整边框样式的,但是作为裁剪是不可以调整的。如果作为裁剪,且矢量图形的 填充 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只能看到描边的部分有,中间未填充的部分是无、中空的。如果把矢量图形移动到图像的下面内部,则这个矢量图形就会变成图像的一部分,且如果图像有描边的话,该矢量图形会继承图像的描边。


    10、加载到像素选择、

    加载到像素选择:

    作用:可以针对所有图片进行选择

    操作方式:通道 - 合成Alpha - 右键 - 加载到像素选择


    11、拉直

    作用:如果图片没有水平,可以用拉直的方式放置水平,俗称 水平校准。

    用法:裁切工具 - 拉直 - 鼠标在图中找到要放置水平的线


    12、混合图层

    案例:


    13、撤销画笔工具和快照

    作用:把几种效果(实时滤镜)结合到一张图片中,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有层次。

    打开快照面板:视图 - studio(工作室) - 快照建议再做操作之前用command + j 做图层复制备份把其中一个图层做 实时滤镜 - 高斯模糊(调整至合适状态)- 合并 - 在 快照面板点击 添加快照然后回到 历史记录(或command + j 重新复制一个图层) ,继续添加 调整 - 白平衡(调整至合适状态)- 合并 - 在 快照面板点击 添加快照然后回到 历史记录(或command + j 重新复制一个图层) ,继续添加 实时滤镜 - 钝化蒙版(调整至合适状态)- 合并 - 在 快照面板点击 添加快照

    在左侧选择 撤销画笔工具在 快照 面板 中选择 设置撤销画笔源然后分别用 撤销画笔工具 在三个快照中擦,即可


    14、图片去噪

    使用场景:一般我们用手机等拍摄的时候容易产生噪点,我们要把图片变得清晰、光滑一些。

    操作:点击 实时滤镜 - 去噪 ,去噪完成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 锐化把轮廓锐化一下。

    若是老版本请勾选:两个 极致 。


    15、黏贴到内部

    我们先把原图用command + c 复制一下新建填充图层 - 然后把这个填充图层添加一个纯色的背景颜色再新建一个像素图层 - 选择画笔工具 - 使用Texture笔刷(颜色我们用黑色) - 刷一个形状出来黏贴到内部(option + command + c)- 调整大小


    16、景深滤镜

    作用:为了让照片前后有一些虚实的对比,以达到对焦点物体的突出。离焦点越远就越模糊。我们可以调整椭圆形或者移轴的大小以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

    保留Alpha:是对图片边缘的一些操作模式:分两种:椭圆形、移轴半径:模糊的半径振动:对色彩来说的清晰度:是对整个画面的对比度

    注意:图片一定要是 像素 模式,如果不是像素 模式, 合并 这个键可能无法使用哦。如果不是像素模式可以 栅格化一下。

    使用方法:实时滤镜 - 景深滤镜


    17、运动模糊

    使用场景:为了表达爆炸效果、或者汽车的甩尾,造成一种速度感,虚实对比。让图片更有动感。

    使用方法:实时滤镜 - 运动模糊

    注意:按住shift可以进行精确角度的调节,不按则每次都是只能45度调整。

    我们可以结合画笔工具,设置成黑色(擦出实时滤镜)或者白色(恢复实时滤镜)。硬度设置成0,不透明度70 80 左右。


    18、场模糊滤镜

    作用:可以打造一个局部的模糊控制效果

    使用方法:实时滤镜-场模糊

    我们用鼠标点击来增加点位,这些点位是用来添加模糊效果的坐标,然后修改设置调整模糊效果,如果想把某个点设置成清晰,只需要再次点击这个点,调整设置即可。


    19、半色调滤镜及晕影滤镜

    使用方法:打开 实时滤镜 中的 晕影滤镜

    参数解析:

    曝光:调整边缘亮度

    硬度:指圆圈的过度,100%是硬的过度

    比例:相当于圆圈的大小

    形状:100%是圈,越小越是椭圆。

     

    使用方法:打开 实时滤镜 中的 半色调滤镜,很多设计广告都很喜欢这样来做

    参数解析:

    模式:点、线、条、圆形、颜色

    单元大小:控制单位的大小

    灰组件替换:调整的是暗部的颜色对比


    20、去掉照片的蓝紫边(去边滤镜)

    如果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是逆光的,就容易出现蓝紫边。

    边缘颜色:我们调整为跟这个蓝紫色相近的色。如果我们选的不对这个蓝紫色还是无法消除的。

    我们可以在抠图中使用到,比如抠图的边缘有些特殊颜色,我们就可以用去边滤镜。 


    21、增加噪点、溶解扩散效果

    作用及使用场景:比如增加一些真实感,我们可以增加噪点或者划痕。

    使用方法:点击“实时滤镜”-“添加噪声滤镜”

    如果不勾选 单色调,则会根据RGB在不同的材质上增加不同程度上的一个噪波。

     

    作用:让画面有一种结霜的感觉

    使用方法:点击“实时滤镜”-“扩散滤镜”

    然后配合画笔可以进行局部修正。


    22、阴影/高亮滤镜

    作用:影响阴影的力度和范围

    使用方法:实时滤镜-阴影/高亮滤镜


    23、选取画笔 基本应用

    快捷键:w

    模式:添加、扣减

    添加:鼠标按住在画面上刷,是不断增加范围的。也可以按住command键来临时变成减模式。

    扣减:鼠标按住在画面上刷,是不断减少范围的。

    可以用英文模式下的 [ ] 键盘来放大或缩小笔刷。

    吸附边缘:如果不勾选画笔,那么选区的蚂蚁线不会吸附在画面中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地方。

    优化:是非常强大的工具。 我们可以先简单选择一下范围,然后点击优化,会出来粉红色的蒙版,这个蒙版选择的区域属于我们没有选择的地方。然后我们把画笔放大,在图像边缘把它们选择一边,然后等待软件,就会自动的选择出来。

    然后我们用预览模式看一下,

    边界宽度:增加宽度,是选择的区域会扩大

    平滑化及羽化:让边缘可以模糊一些有一些羽化的效果。

    坡度:也是调整整个的外轮廓。

    调整画笔:前景(操作的区域是反过来的,是操作粉色区域),我们一般是用 遮罩 为主

    输出:选取项(出来的效果是一个选区)、蒙版(出来是一个蒙版的结果)、新建图层(会新建一个单独的且粉色遮罩为透明的像素图层)


    24、

     

     

     

     

     

     

     

     

     

     

     

     

     

     

     

     

     

     

     

     

     

     

     

     

     

     

     

     

     

     

     

     

     

     

     

     

     

     

     

     

     

     

     

     

     

     

     

     

     

     

     

     

     

     

     

     

     

     

     

     

     

     

     

     

     

     

     

     

     

     

     

     

     

     

     

     

     

     

     

     

     

     

     

     

     

     

     

     

     

     

     

     

     

     

     

     

     

     

     

     

     

     

     

     

     

     

     

     

     

     

     

     

    Processed: 0.010, SQL: 8